略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不足和完善
引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成为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劳动争议案件也越来越多,单是福建省20xx年度法院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即达3784件,比上年上升69.07%,并且已持续多年大幅度上升。①“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又称劳动争议处理体系,是指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和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②但反观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笔者认为存在种种弊端,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此做一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不足之处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是采取“一调一裁二审”的单轨体制,即劳动争议发生后首先由当事人向本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只有当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但仔细考虑,结合实践,发现此种体制存在如下的弊端:
(一)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难以成为处理争议的有力角色,缺乏足够的权威和影响力,劳动者对其缺乏信任,调而不解,难以达成合意,效果较差。设在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尽管由工会代表、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三方组成,但实际上很难代表职工利益。“由于当前工会组织功能未能达到《工会法》上所设计的标准甚至某些设在用人单位的工会几乎只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福利发放机构,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在人事权、办公经费、场所等诸方面受制于用人单位,根本没有能力为劳动者维权,从而使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开展不力,不仅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相反,可能会拖延劳动争议的解决,从而导致双方矛盾的扩大化。” ③更不用说在实践中,非公有制企业中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权力不对等更加剧了这一问题,使得调解往往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二)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繁琐,耗时长,增加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规定,除少数特定情况外,所有劳动争议案件都需经过仲裁程序才能进入诉讼阶段。这一规定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法院的压力,通过仲裁机构先行化解部分纠纷。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仲裁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限,加之案件数量庞大,导致仲裁周期过长,效率低下。这不仅影响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得到保护,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工资、工伤赔偿等紧迫性较强的案件中,仲裁前置程序的存在反而成为了劳动者维权的障碍,加剧了其生活困难。
(三)法院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标准不统一,裁判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法院对于同一类型案件的审理标准和裁判尺度并不一致。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了法律适用上的混乱,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者在面对类似争议时难以预判结果,增加了其维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此外,部分地区法院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对本地企业给予过度倾斜,进一步削弱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效果。
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旨在构建更加公平、高效、便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一)加强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提升其权威性和公信力。首先,应明确工会组织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其能够独立行使职能,不受企业干预。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立法或政策手段,保障工会组织的人事权、财务自主权等关键权利,使其具备为劳动者维权的能力和条件。其次,加大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增强其解决复杂劳动争议的能力。同时,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调解工作,借助外部力量弥补企业内部资源的不足,提升调解质量和效率。最后,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监督机制,加强对调解过程的监管,确保调解活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优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一是调整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的适用范围,对于一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小额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允许当事人直接提起诉讼,无需经过仲裁环节,以缩短维权周期,降低维权成本。二是改革现行的仲裁机构设置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实行跨区域管辖,减少因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不公现象。三是强化仲裁员队伍建设,严格选拔标准,提高准入门槛,确保仲裁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四是完善仲裁程序规则,规范证据采信、庭审流程等关键环节,确保仲裁活动依法依规进行,提高仲裁结果的公信力。
(三)统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标准,加强司法指导。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应定期发布指导案例,明确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原则和方法,为各级法院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裁判尺度的统一。另一方面,各地法院要加强业务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案件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形成共识,推动劳动争议审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劳动争议专门法庭或巡回审判点,集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总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不断优化制度设计,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劳动争议形势,实现劳动关系的长期和谐稳定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略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不足和完善》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