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观念”
在现代中国文学的“创制”过程中,“观念”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视。翻开海内外任何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也许在具体问题上,比如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对思潮、流派的判断,各自的立场不同,观点歧异,甚至针锋相对。但透过分歧的表面追究深层的理路,却不难发现它们潜在地遵循着某种“不言而喻”的前提,并且相当自觉地将其转化为叙述历史的“元语言”。剖析这一前提是很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一个构造颇为精致的关于“现代性”的“话语装置”(discursive apparatus)。酒井直树指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序列暗示了一种时间顺序,我们必须记住,这个秩序从来都是同现代世界的地缘政治构造结合在一起的。现在众所周知的是,这种秩序基本上是十九世纪的历史框架,人们通过这个框架来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种族在这个系统里的位置。‘后现代’作为这个序列的最后一项是最近才出现的,但‘前现代’和‘现代’的在历史和地缘政治上配对组合却早已成为知识话语的主要的组织手段(organizing apparatus)之一。因此,这个谜一样的第三者的出现所证明的也许不是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移,而是我们话语范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是,我们以往认为是不容置疑的历史,在后现代的语境下,从‘现代中国文学的确立’这样一个‘微观历史’的侧面进入并分解这个‘装置’,正是我在今后研究中希望承担的任务。不过,首先可以明确指出的是,所谓‘现代文学观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叙述极端重视‘现代文学观念’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讨论‘五四’文学革命时,都把描述的重心放在文学观念的变革上。这样的历史叙述不单对应了梁启超关于晚清至民国社会‘由器物而制度再文化’的渐次变化的论述,作为新思潮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革命’本身即是社会文化变革的一项显著表征;也不仅提示出林毓生描绘的‘藉思想、文化……’
现代中国文学的“创制”过程,不仅是一个文学形式与内容的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这一变革的核心在于“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这些观念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指导原则,更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正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文学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紧密联系。文学不仅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更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灯塔。
在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尤其是“五四”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一转型不仅仅是文学形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文学观念的革新。胡适、陈独秀等人的倡导,使得“文学为人生”的理念深入人心,文学创作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倡导科学与民主。这一时期,文学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许多文学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通过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激发了人们对旧制度的反思与反抗。
然而,文学观念的变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思潮不断涌现,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例如,左翼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文学应为无产阶级服务;京派文学则更加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强调文学的独立性。这些不同的文学观念虽然在具体立场上有所差异,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求,促进了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进入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中国文学的观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学创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一时期,文学观念更加开放多元,作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形式和主题,而是积极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题材。例如,先锋文学的兴起,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展现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中国文学也开始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中国文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中国文学的观念也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完善。作家们不仅关注社会现实,还深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多重维度。文学作品不再仅仅是社会现象的反映,更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通过对家族历史的叙述,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交织,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这样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魅力,更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总之,现代中国文学的“创制”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历史进程,其中“文学观念”的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改革开放后的文学繁荣,文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不仅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文学将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一过程中文学观念的演变及其对社会文化变革的影响,为构建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文学史提供理论支持。
《“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观念”》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