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长恨歌

  摆在以往对小说我是不屑一顾的,可能是受母亲的影响对追星不怎么感兴趣,也很少看言情小说,一直把自己处于比较理性的状态中。经过这几年的经历和沉淀,这种想法慢慢有所改变。我本身是很感性的人,谁能给我舒服的感觉,我就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爱,可能这样比较孩子气,理性是我所向往的,不过也不想太压抑住自己的内心。王安忆的《长恨歌》,之前看《一路书香》有推荐过,看了之后真的不负所期。没看《长恨歌》之前,感觉主人公王琦瑶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浑身上下透出妖艳,那种作作的感觉。看了《长恨歌》之后,让我联想起之前看了很多遍的《茶花女》书和电影,她身上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吸引着我,《长恨歌》中的主人公王琦瑶也给了我强烈的吸引。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作者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座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积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眼前依次展开。尤其是主人公王琦瑶深深吸引着我,我很怜悯王琦瑶的,四十年前的她还是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她的世界只有从弄堂顶上的天空这么大,只能望见飞鸟飞过的痕迹,她总是习惯以高于同龄人的眼光打量这上海,渴望成名,决心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喜欢她上大学时的天真稚气,也喜欢她海选时的镇定自若、沉稳大气,更喜欢她愈发风韵犹存的女人魅力。毫不遮掩地说,我喜欢她整个人的气质,小说里的每个人被作者刻画得有血有肉,细腻真实感人。《长恨歌》中好友吴佩珍对王琦瑶的热情态度,像极了我之前的一个朋友,让我更好地反思自己,一味地包容忍让是换不来真正的友谊,反而会挫伤友情。任何一种感情都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关系中,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我太怕失去,想加倍珍惜,结果换来她更多的无理取闹,让我曾因为这些多次伤心落泪。不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我收获了一份心里的轻松、平静,思考了我和周围人的关系。

  《长恨歌》不仅是一部情感丰富的小说,更是一幅描绘时代变迁的画卷。王安忆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紧密相连,展现了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深刻变化。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反思自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王琦瑶的一生,可以说是无数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命运的真实写照。她的每一次选择,无论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为了生存的无奈妥协,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内心的挣扎。这种将个体命运置于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写作手法,使得《长恨歌》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爱情的故事,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洗礼。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始终不变。《长恨歌》通过王琦瑶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个人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强。王琦瑶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她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同时,小说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不应忽视对身边人的关爱和支持,真正的幸福往往来源于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和共同成长。在这一点上,《长恨歌》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机会,更为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指明了方向。

  此外,《长恨歌》还通过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的描写,展现了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其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王安忆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上海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情怀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使读者在享受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将地方文化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手法,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为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长恨歌》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文学创作应当根植于本土文化,关注现实生活,才能更好地反映时代特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综上所述,《长恨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人性的光辉与暗淡。它让我们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社会以及文化的深层次思考。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强调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长恨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宝贵财富,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文化创新,不断推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读长恨歌》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