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观点的把握与直观教法使用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课程,要通过教学给学生讲明道理,进行正确观点的启蒙,帮助他们对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道德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因而教学中自始至终把握好观点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反复学习大纲,钻研教材,教学依纲靠本。教学大纲是国家对这门课程的规范化要求,每位教师在上岗前、学期起始以及日常备课时,都要反复研读,特别是对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层次要把握好,才便于在每课具体教学中把握观点。例如“尊师”内容,低中高三个年级都涉及,低年级是从“老师爱我,我爱老师”的角色;中年级是从“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的角度。高年级则是从“老师劳动的社会意义”的角度。不同年段、层次要求不同,讲授观点也就不是一个角度。依纲教学是把握好教学观点的前提。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首要的仍是找准教学观点,找准才谈得上把握好。即第一要明确此课属于哪个方面的内容,第二要明确具体讲清什么观点,第三明确讲到什么程度。例如《国旗,国旗,我爱你》一课,首先明确属于热爱祖国的教育,这一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具体这课的观点是讲明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爱国旗是爱祖国的表现,培养爱国情感。这里既含有爱国意识的灌输,又包括爱国情感的激发,还含有浅显的政治常识和礼仪的训练。那么具体要求到什么程度呢?一是认识国旗国徽,知道国歌,二是尊敬国旗国徽,懂得升国旗时要敬礼,唱国歌时要肃立,这样教学中就容易把握准确了。此外要提及一点,就是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将课文与练习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本课观点。因为练习有时是从巩固深化扩展观点的角度出发的,那么应该说带有观点指示性;另外一种练习,则为观点的补充,即课文中容纳不下的部分,在练习中显现,与课文合起来考虑,才是较为完整的观点。
第二,以课文为典型事例,以事论理。这是把握教学观点的重要方法之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具体的事例中感受到这些道理的存在,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自觉。因此,选择典型事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道理,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在讲解“诚实守信”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古今中外的诚信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如古代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现代某企业家因诚信经营而成功的事例等。通过这些故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还能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的原则。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如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家庭中的孝顺父母等,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道德行为的实际应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动画等形式,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注重实践,强化体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来深化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开展主题班会,围绕某个道德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举办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引路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既要注重理论的传授,又要重视实践的运用,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当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下,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思品课观点的把握与直观教法使用》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7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