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断想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重。有人统计,一个国家平均在建国后30年之内获得首枚诺贝尔奖牌,而我们的共和国50华诞,却至今与此项学术界的最高荣誉无缘。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时候中国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笔者不是“诺奖”的专家,无意于对此进行深入严谨的学术研究,只是在这项“盛事”年复一年的冲击下,有了一些完全属于个人的想法,写在这里与有兴趣的读者进行交流,故称“断想”。
一、什么人能得诺贝尔奖?
任何一个学科,包括经济学在内,本质上都是一个以现实为蓝图,以其创立者所赋予的方式而存在的符号体系,它构成一个建立于理念世界的王国。这个理念王朝的产生与发展与世俗世界的发展几乎完全相似,“混沌”初开——形成社会——诸侯林立——三足鼎立——实现一统。在这个王朝中,以其理论核心为主体,发展出不同的学科门类,它们都构成这个王朝的某个特殊领域,这些领域则被一个或一群在世或已故的权威所占据。一个学者要想在这个王朝中拥有一席之地,无非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对前人的学习而精通大部分甚至全部学说,使自己的“功夫”鹤立鸡群,使原有理论具有更加成熟的形式,从而超越所有现代人,使自己成为学术权威,代表一方神圣。另一个途径则是独辟蹊径,超越前人,或者开拓新......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断想》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重。有人统计,一个国家平均在建国后30年之内获得首枚诺贝尔奖牌,而我们的共和国50华诞,却至今与此项学术界的最高荣誉无缘。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时候中国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笔者不是“诺奖”的专家,无意于对此进行深入严谨的学术研究,只是在这项“盛事”年复一年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