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切勿做庸官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区长孙连成本有机会成为李达康一样的能人,却成了“廉而不勤”的庸官。孙连成在重要岗位“为官不为”、尸位素餐,一番“拖字诀”功夫好生了得,最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所谓庸官,就是平淡无能,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浑浑噩噩,没有作为之官。这些官员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工作作风散漫,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就是群众对庸官的形象刻画。古代官员以“清、慎、勤”为原则,对“庸懒散”行为,历朝均有惩治办法。唐朝“模棱宰相”苏味道,宋朝“三旨宰相”王珪,明朝“棉花宰相”刘吉,得过且过,无所建树,最后博得个终身骂名。十八大以来,全党重拳治腐,得到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然而,在“刮骨疗毒”的同时,也出现了庸官懒政的另一个极端。有的消极逃避不作为,拖拉推诿踢皮球,怕担责问责冒风险,怕触及利益得罪人,遇到麻烦绕道走,明哲保身打太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不善学习懒作为,对新任务不熟悉、不学习、不钻研,能不干则不干、能少干则少干、能混过去就混,补好任职看摊子,赚足经历守位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虚张声势假作为,以严格“八项规定”、反“四风”为借口,不办实事搞形式,大张旗鼓装样子,还要制造积极努力、风风火火的假象。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为什么庸官不作为,还要找“遮羞布”立“贞节牌坊”?实质上是为防止责骂而正名定分,为免受处罚而自我开脱,为树好形象而消极抵触。可以想象,如果平庸之风当道,就会扭曲是非观、荣辱观,甚至使人效仿庸官,不谋事、不干事,好事揽自家、坏事赖人家、难事推上家、做事找下家。庸官是一种“作风病”、“机关病”、“衙门病”,绝不是一两天所能形成的,更不是一两人所特有。
解决庸官问题,首要在于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为官不为”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各级党组织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廉洁从政教育等,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时,要将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日常监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震慑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庸官滋生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实绩导向,注重考察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有奔头。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不作为干部的问责力度,对于那些长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不仅要进行批评教育,更要依法依规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直至清除出干部队伍,以此警示他人,维护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同时,要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奋发有为。
解决庸官问题,还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让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为党和国家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要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促进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交流,丰富干部阅历,提升综合素质,避免因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而产生的惰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此外,还应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对于在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改革方向、符合法律政策,应当予以宽容和理解,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治理庸官现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机制、深化体制改革等措施,才能有效遏制庸官现象,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揭短亮丑,敢于直面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为官切勿做庸官》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