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学术不端与行政权力“共谋”
学术不端与行政权力“共谋”问题的再思考
剽窃论文的“联合署名”和“联名发表”,反映出学术不端与行政权力的“共谋效应”。这种“共谋效应”,使得学术研究从课题审批、经费支持、资源提供到成果评价,乃至发生剽窃后的处理,都或多或少丧失了公正和规范,污染了学术氛围,挫伤了真正献身学问者的积极性,影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大学校长与其博士生“联名发表”的论文涉嫌抄袭,又一起事件最近被揭出。对于这种丑事的频发高发,许多人已对成因、危害等等作过分析和议论;但对其直接反映出的学术不端与行政权力“共谋”问题,还可进一步分析。
说“不知情”或“只是”帮助,美化自己遮蔽名利心。众多剽窃论文都是“联名发表”,耐人寻味。这类论文,署名在后的总是青年教师或者博士生、硕士生,而作为论文责任人的“第一作者”,颇多大教授兼大学校长、副校长。被揭剽窃后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青年教师或者研究生是剽窃者,他在“第一作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响当当的名字署在了论文上,为的是“方便发表”;现在事情败露,“第一作者”因为“不知情”,最多负“把关不严”、“疏于管理”之类的责任。有些人觉得,那些大教授兼行政高管已经功成名就,无需以剽窃手段炮制论文发表来显示、证明自己,所以不像青年教师、研究生那样有“犯错动机”。而“第一作者”本人,在强调“不知情”、“没把好关”的同时,也以已有地位来说明自己不可能、没必要剽窃,把自己清洗得一干二净。
说“犯错动机”,人们恐怕忽略了一个事实:“第一作者”眼下的地位,常常是以过去的努力和成就换得的。时至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受着地位的拖累,很难潜心研究学问,而忙于应付各类应接不暇的学术和非学术的活动,应付社会兼职,当了校长、副校长,更有诸多行政事务要做。他们当然需要“巩固”自己的学术地位,使自己“可持续发展”,因此不免渴望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何况,承接和主持的研究课题总要结题,学术工作需要成果支撑,而这些成果往往成为评职称、争取项目、获得荣誉的重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教授兼行政高管便可能与青年教师或研究生形成一种“默契”,前者利用后者的学术成果,后者则借助前者的名气和资源,共同完成论文发表,实现双赢。然而,这种“共谋”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学术道德,更破坏了学术界的公平竞争环境,阻碍了学术创新和发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更加严格、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有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过于依赖个人声望而缺乏独立第三方的客观评估。因此,改革现有的评价机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增加同行评议的比重,设立专门的学术诚信委员会,对学术成果进行定期审查,都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应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于查实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要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罚,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及机构的责任,确保学术界风清气正。
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学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对于担任行政职务的学者,更要强化其学术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术研究是一项严肃而崇高的事业,每一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应当坚守学术道德底线,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普及学术规范知识,增强科研人员的自律意识。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师生员工举报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
再次,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学术不端行为的屡禁不止,除了制度上的漏洞外,还与社会整体的浮躁心态有关。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很多人急功近利,希望通过捷径获取成功,这无疑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让全社会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勤奋钻研,才能真正取得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媒体也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学术界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
最后,广大科研工作者自身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和价值观。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员,每个人都应当自觉维护学术界的纯洁性和权威性,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勇于承认错误,敢于纠正偏差。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治理学术不端与行政权力“共谋”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一定能够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充满活力的学术生态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让我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念,勇担使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
《警惕学术不端与行政权力“共谋”》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