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多样性源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不同的生态环境铸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自然与民族之间始终存在着互动关系,人为的改造是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当今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地威胁着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生态重建须有选择地整合各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若以经济类型为依据,民族可分为渔猎民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三大类。渔猎、游牧、农耕等经济类型的出现,除了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还取决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具有不同的生态。所谓生态,是指一定时空内所有生命存在与运动的客观实际,是自然环境中民族形成、生存与发展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生态环境铸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内部认同及与外部区别的标志。民族文化鲜明,则民族形象突出;民族文化淡化,则民族形象模糊;民族文化消失,将导致民族的消亡。生态与民族有着休戚相关的内在联系。由于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分布不均衡及所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影响的不同,各地域的地貌与气候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地域之内,也因地势高低的差别,往往会出现大同之中的小异,即俗谓之“十里不同天”。地貌的复杂、气候的多样,构成了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生活在特定自然环境中的人群,须依赖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久而久之,在其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内,在生产、生活中具有相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人类群体便形成为民族。民族的形成,在于民族文化的定格。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体在生产、生活中劳动与智慧的总结。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生活在江河之滨、深山密林里的民族,其生产生活依靠于捕鱼、狩猎,故其文化必然是渔猎文化;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其生产生活依靠于放牧畜群,其文化必然为畜牧文化;生活于气候湿热地区的民族,多以农耕为主,其文化则表现为农耕文化。
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理念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例如,《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的发布,明确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国家还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等重大工程,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在实践中,各民族地区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如西藏自治区大力推进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有效保护了高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内蒙古自治区则依托丰富的草原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云南省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加强了对热带雨林、高原湖泊等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有效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路径,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特别是在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各民族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生态保护与修复中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民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实现精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例如,通过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森林覆盖率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利用遥感卫星技术,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动态监测,评估生态保护效果,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搭建公众参与平台,拓宽监督渠道,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
总之,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民族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民族文化多样性源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