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与问题同行
我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做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学生做学问,就是要边学边问,只学着怎样去回答教师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学习。那么,在学习中为什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呢?一、为何要提出问题?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创造的开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数学教学就是引起学生的问题,即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课堂的责任就是让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出教室;——要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引起学生的问题;——问题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学数学应抓住其主要问题;——某种意义上看提出问题......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让学生与问题同行》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我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做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学生做学问,就是要边学边问,只学着怎样去回答教师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学习。那么,在学习中为什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呢?一、为何要提出问题?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创造的开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所谓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