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与问题同行

  我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做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学生做学问,就是要边学边问,只学着怎样去回答教师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学习。那么,在学习中为什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呢?一、为何要提出问题?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创造的开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数学教学就是引起学生的问题,即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课堂的责任就是让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出教室;——要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引起学生的问题;——问题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学数学应抓住其主要问题;——某种意义上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也更重要;——提出问题的本质就是创新。

  二、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虽然普遍能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但在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探究的动力。部分学生将数学视为一门需要记忆和重复练习的科目,忽视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其次,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再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估。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标准化测试,这种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尤其是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不足。最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家长和社会对于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使得学生在面对学习时更多地考虑如何取得高分,而不是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教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例如,某市实验中学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了“问题驱动式”教学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育部门还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一方面,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和研讨会,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例如,某地教育局定期举办“教师创新教学大赛”,评选出一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推广,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在家庭和社会层面,社会各界也在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远比单纯追求高分更为重要。他们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支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科技竞赛、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同时,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参与到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来,许多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纷纷开放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近距离接触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兴趣和憧憬。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当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新时代好少年。

让学生与问题同行》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