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语文课教学艺术策略

  杜威说:“科学性在教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无法估价的地位。”有了科学性,就能保证知识的正确传授、智力的合理发展、能力的逐步提高。但实践证明,只强调科学性的课堂教学又往往显得呆板、生硬。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明确地点出了教育的艺术性,提示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怎样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呢?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从空间看,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者形成多边关系。从教学理念看,课堂教学是以时间为顺序,由阶段性目标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段落。在教学过程中,其基本要素又可分为: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结果,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以上六种主要课堂教学要素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如果运用各种恰当的方法,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将之灵活操作,有效融汇,便构成课堂教学艺术。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作探索。

  一、情感导入与文本的情感基调融合

  心理学表明,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一般凭借直觉,并非理性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感情的引导与调节,尽可能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造成双方情感的共鸣,最好不要“反刍”不要倒学生胃口,严防造成学生的“感情饥饿”。而注重新课的导入和情景的设计,便是教师调节学生情感使之与文本情感融合的有效途径。《人是什么》一文是赵鑫珊先生的经典论作。全文引述了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然后又转换角度,以文学的眼光看人生,根据过去、未来、现在的人生经历,做出对人生意义的解答。我首先引用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之谜”来导入:有一种生物,它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下午三条腿走路。接着引入课文,让学生带着好奇和思考进入文本,这种导入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互动交流与课堂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积极创造一种开放、包容、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在教授《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命运走向,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内心世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技术应用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加深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查阅相关背景资料、观看专题讲座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技术的应用应服务于教学目标,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本质。因此,教师在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时,应充分考虑其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确保技术手段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需要从情感导入、互动交流和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入手。教师应注重情感的引导与调节,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遵循,确保语文课堂教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最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还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期待更多的教师能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共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断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强化语文课教学艺术策略》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