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探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强烈互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不仅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组织,也是区域社会的基本组织。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且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和社会服务。企业的经营环境已从传统的投资→生产→销售→赚取利润的单向循环环境,转变为受企业利益相关者影响的多元环境。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投资者、商业伙伴、员工、消费者、社区和民间社团等都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有眼光的企业家开始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包括消除贫困,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维护职工权益等作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先后发生的“光明”牛奶回炉、松花江支流重大污染、苏丹红事件、“5.12”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胡锦涛同志在APEC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强调:“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显而易见,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

  经济全球化使人类活动打破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改变了全球资源分配体系,同时也打破了全球地区经济平衡,激发了利益冲突与国际矛盾,其中企业社会责任是矛盾冲突中的一个焦点。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劳工标准不仅反映各经济体内的劳资关系、分配机制与经济体制,更反映不同经济体内在全球产业结构转移的动态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劳动成本梯度、资本梯度、技术梯度而形成的不同地区、国家的各利害群体间的冲突、摩擦、矛盾,这不仅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对各国社会的和谐进步带来了挑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路径,通过分析国内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首先,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为企业在实践中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其次,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分析企业在不同领域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措施和效果,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责任战略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对典型企业案例的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企业在未来的社会责任实践中提供借鉴。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不仅需要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还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国外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多个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例如,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利润,而卡罗尔(Archie B. Carroll)则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层次模型,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这些理论为企业在实践中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研究,如王竹立教授从伦理学角度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基础,陈劲教授则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策略。此外,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例如,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为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了指导。

  尽管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具体实践的深入探讨。其次,研究对象多为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关注较少。最后,研究方法多采用定性分析,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科学依据。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实施情况。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通过深入访谈和实地调研,分析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设计问卷调查,收集企业管理人员、员工、消费者等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数据来源方面,本研究主要依托以下渠道:一是公开发布的政策文件、行业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二是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学术资料;三是企业官网、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网络资源;四是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多渠道获取数据,确保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1.5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本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二章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第三章分析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包括政策环境、企业实践、存在问题等方面。第四章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成效。第五章基于实证研究,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和策略。第六章为结论和展望,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上述研究框架,本研究旨在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促进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预期贡献

  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创新点:首先,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从多学科角度系统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丰富了现有研究的理论体系。其次,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成效,为其他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最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预期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丰富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理论研究。二是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帮助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三是为政府和行业协会提供决策支持,推动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本研究通过系统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实施情况,旨在为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促进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探讨》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