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作的哲学思想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作家,而且是杰出的文艺思想家。与众不同的是,他的创作思想,不是通过撰写理论专著阐释的,而是贯穿于他的每一部文学作品中。一、创作伊始:探索与觉醒创作初期是指20xx年之前,因深受欧洲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熏陶,力求从科学、哲学、文学的领域探索维新救国之路,并终在探索中觉醒,深刻认识到:“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创作初期的情感背景主要根源于家世衰败、内忧外患。出生在士大夫之家的鲁迅,经历了祖父罹难、父亲抱病、家道中落,每日在药铺和当铺之间奔波、穿梭,看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正缘于童年时期的生活窘迫,鲁迅深刻体验到了下层人民的痛楚与不幸,为其创作埋下了倔强与反抗的种子。青年鲁迅历经了南京求学、日本留学两个关键时期。原本主攻自然科学的他,目睹了清朝的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从中日甲午之战、戊戌政变到义和团起义,接踵而至的社会巨变激发了青年鲁迅强烈的爱国情怀。20xx年,日本仙台的幻灯片事件最终成为导火索,鲁迅弃医从文,开始了初期的文学创作。初期的创作思想集中表现在六篇文章中。初到日本,于20xx年发表了第一篇创作《斯巴达之魂》,旨在透过波斯与希腊的战争典史来诠释爱国情怀;同年创作的《说钴》,详尽讲述了居里夫人发现类镭的过程,旨在借助文学体式宣扬科学救国。此外,鲁迅以《人之历史》传播进化论思想,以《科学史教篇》阐释科学振国思想,以《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批判改革不彻底现象、批判庸俗主义表象、倡导张扬个性维新救国。

  二、小说散文:呐喊与反抗创作繁荣集中在“五四”运动时期,“科学与民主”的革命口号让鲁迅兴奋,这标志着他思想上的“新生”,小说、杂文、散文诗、白话诗,体裁丰富文如泉涌,思想日臻成熟。这一时期,鲁迅的作品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更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通过一个“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强烈抨击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呼吁人们起来反抗。《孔乙己》则通过对一个落魄知识分子的刻画,展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精神摧残,以及社会的冷漠无情。《阿Q正传》更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鲁迅不仅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还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更在思想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三、杂文集锦:批判与启示鲁迅的杂文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思想最为直接、尖锐的表达形式。鲁迅的杂文涉猎广泛,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评,也有对文化问题的探讨,更有对政治局势的分析。他的杂文语言犀利,观点鲜明,常常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在《坟》《热风》《华盖集》等杂文集中,鲁迅对当时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对封建迷信的讽刺,《纪念刘和珍君》中对青年学生惨遭杀害的悲愤控诉,以及《拿来主义》中对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精辟论述。这些杂文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更体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深邃洞察力和敏锐判断力。

  四、后期创作:思考与超越进入20xx年代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个人经历的丰富,鲁迅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鲁迅更加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奔月》等作品,通过对古代神话传说的重新解读,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等杂文集,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特别是《死火》《野草》等散文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鲁迅晚年虽然身体状况日益恶化,但他的创作热情丝毫未减,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为真理和正义而战斗。

  五、鲁迅思想的当代价值鲁迅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努力的一生。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遗产,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鲁迅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呼唤人们勇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斗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同时,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鲁迅的文学创作和思想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综上所述,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创作思想贯穿于每一部作品之中,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铭记鲁迅的精神,继续传承和发扬他的优秀品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鲁迅写作的哲学思想》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