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发展县域民营经济的几点思考

  县域民营经济就是指县域范围内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和城乡居民控股的股份制经济。县域民营经济自上世纪70年代以地摊、作坊形式产生,发展迅猛,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民营经济的领域不断拓宽,规模逐渐壮大,占县域经济成分比重增大。近几年,在县域范围内,民营经济逐渐取代原有的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国有及集体经济,原有的国企及集体经济由于经营不善、体制不适等原因,已经退出或改制转为股份制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县域民营经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民营经济的分量已从过去的补充演变到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一统江山。可以说,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民营经济。

  一、县域民营经济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农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民营企业与农业产业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培育龙头,而很多民营企业起源于农村又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依托,通过政策引导,狠抓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培育了一大批种养大户,一大批深加工、贩运大户,也培育了一批具有相当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我县坪上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20xx年组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实行统一配料、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延伸了产业链条,带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壮大,到今年,全县组建了四大食用菌公司、六大生产基地,外销食用菌达2万多吨,链接农户5000多户,极大地带动了农户增收,财政增收。据测算,农民种食用菌比种水稻每亩增收4000元,菌农人均年增收600元以上。从一定角度说,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农业产业化的显著成就。

  2、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举措。一是民营经济是未来县域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实行了保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但同时也给民营经济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放宽市场准入、减轻税费负担、优化融资环境等,这些都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域民营企业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国内外市场,逐渐成为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例如,我县的某机械制造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成功研发出一系列高效节能的机械设备,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还远销东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年产值翻番的增长目标。

  二是民营经济是促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推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旅游景点等,不仅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为城镇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我县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先后在县城及周边乡镇开发建设了多个高品质住宅区,不仅解决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还带动了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二、县域民营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县域民营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融资难依然是制约县域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但由于县域金融机构少、信贷资源有限,加之部分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导致其获得贷款难度较大。其次,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越来越高,县域民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薪资待遇相对较低等因素,使得这些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此外,环保压力加大也是当前县域民营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标准越来越高,一些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面对上述挑战,县域民营企业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应对。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提高薪酬福利、优化工作环境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注重绿色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推动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土壤。各级政府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事项,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让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投资。

  2、强化政策扶持,助力企业发展。针对县域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通过贴息、担保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可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助力企业健康成长。

  3、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交流合作。政府应积极搭建各类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论坛等活动,拓宽视野,寻找合作机会。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建立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促进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对于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政府可提供政策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4、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政府应会同教育部门,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补贴,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县域民营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县域民营经济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推动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期发展县域民营经济的几点思考》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0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