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四心

  在《说文解字》中“廉,仄也。从广(yǎn)兼声”。广,因广为屋,象对刺高屋之行,大意是背靠山崖,上有高耸屋顶的房子。兼,并也,从又持秝,即一手持二禾为兼。古时的房子中前部为堂,后为室,堂、室有墙相隔,堂的南面无墙而敞开,有左右两根明柱叫楹,堂前的边角由立面、平面相交而成,故从兼。由此堂之边曰廉。而堂的边棱狭窄,故其义有“仄”。边棱的特点是方、直,故廉有直义。《广雅·释诂》:“廉,清也”。故以廉字喻为官之德,即正直清廉不贪。在我看来,廉拆分开来为广和兼,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廉洁修为的四个层面。做好这四个层面,当怀律己、警戒、敬畏之心,当不忘初心。廉洁修身,当怀律己之心。《释名·释言语》:“廉,敛也,自检敛也”。廉首先是一种内心修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清代学者胡达源说:“简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清与青谐音,廉与莲谐音,故古人喜用青莲喻志清廉,如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律己外化于行为正身,《论语·子路》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律己内化于心为节欲,《荀子·正名》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可求节也。《本文》古之人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将正其身,必治其心。将治其心,必固其道。廉洁齐家,当怀警戒之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警戒即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夙夜在公,寝食难安。北宋包拯其为官清廉公正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其清廉之风至今仍被传颂。

  廉洁治国,当怀敬畏之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制度建设不能停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人民。敬畏之心是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保障。历史上的诸多教训表明,一旦失去敬畏之心,权力就可能成为个人谋私利的工具,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用来谋取个人私利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廉洁平天下,当不忘初心。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坚守的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廉洁从政,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廉洁从政的要求,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廉洁不仅是个人品质的体现,更是社会风气的导向。一个社会的风气如何,往往取决于其中的领导者是否能够做到廉洁自律。领导干部的廉洁形象,对于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形象,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氛围。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重要职责。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确保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廉洁自律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廉洁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远离腐败陷阱。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总之,廉洁是从政之基,立业之本。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廉洁这一根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有力的行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廉洁四心》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2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