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转型发展中依法治企的意义和有效途径

  一、国有企业依法治企建设内涵

  (一)新形势下的法治内涵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动国有企业法治建设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在国民经济领域得以全面贯彻实施,关系到能否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应在提升依法经营意识、健全公司法律工作体系、法律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融合、提高海外业务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合规管理和法律监督等方面持续努力,方能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治,是宏观的治国方略,也是理想的管理模式。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进一步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九大持续推行依法治国,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当前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对建设法治中国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意。国有企业正处于实施“十三五”规划、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从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深层次上推进依法治企的重要举措是国有企业适应新形势的新挑战。

  (二)国有企业应该是依法经营、规范治理的法人

  依法治企应该成为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经营理念。企业治理结构要依法构造,各治理主体要按规履职。规章制度体系应建立健全,并确保制度贯彻落实。全体员工要树立合规意识,自觉养成依法办事和按章操作的行为习惯。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因此,强化内部管理,确保每一项决策、每一步操作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不仅能够有效规避风险,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信誉。在具体实践中,国有企业应当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加强外部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形成内外结合的监督体系,确保企业行为始终符合法律规定。

  (三)国有企业应该是守法诚信的社会成员

  国有企业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杜绝违法违规牟利,为各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作出表率。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国有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国有企业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更是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本的重要载体,其诚信经营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通过制定详细的诚信准则,明确诚信经营的具体要求,引导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践行诚信原则。此外,国有企业还应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对失信行为实行零容忍政策,一旦发现失信行为,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

  二、国有企业依法治企的主要任务

  (一)深化依法治企理念,构建法治文化

  依法治企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国有企业应当深刻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入了解依法治企的意义,增强依法治企的自觉性。同时,国有企业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通过设置法治宣传栏、举办法治文化节等方式,让法治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企业内部,可以通过评选“法治之星”等活动,表彰那些在依法治企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激发全体职工参与依法治企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确保依法决策

  企业治理结构是依法治企的基础。国有企业应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治理机构,明确各自职责权限,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在决策过程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决策结果合法合理。对于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事项,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必要时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法律咨询,确保决策的合法性。此外,国有企业还应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支持,防范法律风险。法律顾问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能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在实际工作中,法律顾问应当积极参与企业的重要会议,及时提出法律意见,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保障企业依法经营。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确保依法运营

  规章制度是企业依法运营的依据。国有企业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每一项经营活动都有章可循。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出现制度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对于已经出台的规章制度,要及时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始终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规章制度管理系统,实现规章制度的电子化管理,方便员工查询和执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国有企业还应定期组织规章制度培训,帮助员工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执行制度的能力。

  (四)强化法律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维权

  法律风险防控是依法治企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国内外法律法规的研究,及时了解法律环境的变化,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法律保障。在开展国际业务时,要特别注意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避免因法律差异而引发的风险。对于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侵权行为发生,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在遇到法律纠纷时,要勇于依法维权,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当充分尊重司法程序,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维护司法权威。

  三、国有企业依法治企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依法治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上下共同努力。国有企业应当成立依法治企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统筹协调依法治企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依法治企中的重大问题,确保依法治企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建立健全依法治企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于依法治企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全体员工参与依法治企的积极性。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有力保障

  依法治企需要相应的资源支持。国有企业应当将依法治企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依法治企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需要聘请外部法律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的情况,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服务质量。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加大对依法治企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购置法律书籍资料等,为依法治企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国有企业应当重视法律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律队伍,为企业依法治企提供智力支持。对于表现优秀的法律人才,要给予适当的激励,留住人才,发挥其作用。

  (三)注重实效评估,推动持续改进

  依法治企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评估来检验。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依法治企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依法治企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评估内容应当包括依法治企理念的普及程度、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法律风险防控的效果等。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列出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建立依法治企工作反馈机制,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依法治企工作流程,提高依法治企水平。

  四、结语

  依法治企是国有企业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国有企业应当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企各项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全局。

浅谈国有企业转型发展中依法治企的意义和有效途径》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2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