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下的“微腐败”
在近五次人民网两会热点关键词的调查排行榜显示(201x——202x年两会调查),正风反腐以占比13%的比例,连续三年位居热词榜榜首。不可否认我国越发重视这项战斗,且前阵子刚在反腐抗腐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呼声。说到腐败,人们总是容易联想到媒体上报道的那些位高权重、权倾一方的“大老虎”,如“某贪官贪污几千万、受贿几个亿.....”这些真实案例脱口就能说出,却很少留意到长期潜伏在我们身边、我们习以为常的“微腐败”。有光的地方不免会有阴影。天网恢恢并非疏而不漏…现阶段不缺“钻空子”的漏网之鱼...在此,作为一个已从事党办工作一年的职工,我将结合当下实际,针对易被忽视的“微腐败”,作出一番表述。
一、浅谈当下“隐形腐”现象
202x年人大代表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正风反腐工作重点,尽管我国当前反腐抗腐力度已逐步加强,这对“高官”们造成了不小的威慑。于是,为能适应当下形势,“微腐败”应运而生,他们在阴影下,正肆意滋生、蔓延着...
(一)何为微腐败
“微腐败”又有一花名——“隐形腐”。的确,也正如它花名所指的这般,“微腐败”确实难以察觉又难以入手... 然而,其涉及领域可狭可广,如:住房、医疗、生态环保、农村低保、扶贫等,手段多样,较普遍的则有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侵占、吃拿卡要、违规决策、套取挪用、把关不严、懒散拖等。像某些职能部门的行政权力,老百姓们正指着它为自己解决难题,但有公职人员却利用自身职权,利用广大人民的期待,私底下给自己谋好处.这些“可憎”行为正一点点侵蚀群众的获得感,损害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典型案例解析
前阵子,某地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在农村低保审批过程中,擅自将不符合条件的亲戚朋友纳入低保范围,而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却被排除在外。此类事件虽小,但影响恶劣,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还加剧了社会不公,引发群众强烈不满。再比如,某乡镇领导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虚报项目进度、伪造验收材料等方式,套取国家扶贫资金,用于个人挥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实际上却是“微腐败”中的典型表现,它们如同细小的蛀虫,逐渐侵蚀着国家和社会的健康肌体。
二、微腐败的危害性分析
“微腐败”虽然单个案件涉及金额不大,但其危害性不容小觑。首先,从个体层面看,微腐败行为严重违背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破坏了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降低了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其次,从社会层面看,微腐败现象的存在,使得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影响了政策效果的实现,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加剧了社会矛盾,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最后,从国家层面看,微腐败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不利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微腐败产生的原因探析
“微腐败”之所以屡禁不止,其根源在于多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一是制度设计上的漏洞。部分地方和部门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缺陷,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一些公职人员有机可乘。二是权力运行缺乏透明度。一些基层单位在权力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公开、程序不规范,给“微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三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公职人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对“微腐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四是惩处力度不够。由于“微腐败”案件涉及金额较小,往往被视为“小事”,在查处过程中存在轻视甚至放任的现象,未能形成有效的震慑效应。
四、加强微腐败治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微腐败”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首先,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操作规程,堵塞制度漏洞,确保权力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公示制度,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其次,加大惩处力度。对于查实的“微腐败”案件,不论金额大小,一律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通过典型案件的曝光和警示教育,形成强大震慑。再次,深化教育引导。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最后,推动社会共治。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治“微腐败”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微腐败”虽小,但危害巨大。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定信心,勇于担当,不断推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为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阴影下的“微腐败”》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2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