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摘要:在“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主题教育中,该校家访358户,参访教师1238余人次,作者依据家访第一手资料,指出家庭教育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结合家访案例,提出解决方案。建议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要求教师重拾家访这个有力的教育“武器”,打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访、教育延伸
一晃,踏上讲台已25年了。记得刚参加工作时,除了上课,还有一项日常工作,就是骑自行车,跟着老教师家访,无论远近,下午放学就走,在学生家里边吃霉梨儿、吊丹子、葡萄等土特产边聊天:老人身体好不好、棉花种了几亩地,花用够不够?都是些家长里短,顺便说说孩子的学习情况,一聊就得个把小时。那时候老师、学生、家长的关系单纯、亲切、融洽、和谐。重要的是几乎没有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美好关系慢慢淡漠了,电话、微信也逐渐替代了家访,种种不可理解的教育现象、甚至闹剧频频上演。身处漩涡的教师几度迷茫,几度彷徨。老师依然老师,只不过新老更迭,学生还是学生,只不过又是新的一代,家长还是家长,只不过是我们以前教过的学生;老师立德树人的初心没变,学生长大成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没有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望也没有变。但百思不得其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果断的回到原点——去家访,这就是某中学“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初始想法。这次活动以“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主题,共有教师1238人次走进358个家庭,送出教师精心挑选意义深远学生喜爱的纪念品300余份,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超期效果,体会深刻,感慨良多。现结合案例谈几点感受与思考: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三口之家,父母亲都初中文化,没有负债。父亲早出晚归,在城市打工,母亲在家务农,照顾孩子上学,学生是独子,上七年级,聪慧但成绩不好。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但看得出来,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家访中了解到,孩子的父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他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时,更多的是焦虑和责备,而缺少了鼓励和支持。
通过深入交流,我们发现,这位学生的成绩不佳并非智力问题,而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足够的学习动力。家访过程中,我们不仅向家长普及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还为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同时,我们鼓励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家访结束后,我们还建立了长期跟踪机制,定期回访,确保学生能够持续获得帮助和支持。一段时间后,这名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与家长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另一个案例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压力巨大。家访中,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坚强和不易,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母爱的深深依恋。大女儿成绩优异,性格内向;小儿子活泼好动,但学习成绩一般。母亲表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有能力照顾自己。针对这一家庭的情况,我们提出了具体的帮扶措施,包括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为母亲提供就业信息,减轻她的经济负担;同时,我们也鼓励孩子们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拓宽视野,培养兴趣爱好。
这些家访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家庭教育的作用愈发凸显,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家访这项传统而又有效的教育方式坚持下去,不断探索和创新,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教师家访培训,提高家访质量。教师是家访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家访的效果。为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家庭教育相关培训,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提升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确保家访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家访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家访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其次,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为了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衔接,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家校互动平台,方便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及时沟通交流。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这些举措,促进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再次,关注特殊群体,实施精准帮扶。在家庭访问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家庭因经济困难、父母离异等原因,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对于这类特殊群体,学校应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例如,可以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等方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最后,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有利于家庭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媒体应积极宣传正面典型,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社会各界人士也应发挥自身优势,为青少年的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只有当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总之,“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不仅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通过家访这一形式,不仅能够拉近师生、家校之间的距离,还能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努力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2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