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不止于客观——如何“度”量新闻

  新闻不止于客观——如何“度”量新闻

  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报道仅满足于客观公正是远远不够的,一篇精品佳作还要把握好报道的“度”——温度、态度和粘度,也就是要在报道的字里行间体现温情、人情和人文关怀,要有媒体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要接地气多关注百姓所关心的事,而不是冷冰冰的真实,更不是狭隘的客观,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整体、全局的客观。

  温度: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更高级的客观

  新闻报道不是情感的禁区,关键是如何恰当地运用情感,而不是为了局部的客观而不敢去表达感情,同样为了情感的表达失去新闻客观更是得不偿失,情感和客观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年终岁末,晚报送暖快车2月3日再次上路。4日晚报刊发了《有了你的爱 这个冬天不再冷》的报道,从标题看,该报道充满着一种人文关怀的情感,这样情感的表达不但不会削弱报道的客观公正,反而会使报道的主题得到升华。虽然每年都有送暖快车送温暖的报道,但具体到每家的困难却是各不相同,每个困难家庭千差万别的故事和场景使每年同样的主题却能写出不一样的感人报道。“老人总是念叨,将来自己如果走了,和儿子连张‘全家福’都没有,到时候儿子想娘了怎么办啊!”大厂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为了让老人的春节过得开心,他们特地安排拍摄了“全家福”。该报道中的这些话自然地流露,感人不做作,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被感动。同时这又是客观的,不是肆意地主观地夸大情感。送暖人即将离开的时候,江栓子老人不停嘟囔着:“我就是放心不下这个儿子啊!”望着眉头紧锁的母亲,一旁的梁兰锁露出了天真的笑容。这些细节的描写是报道成败的关键,它让这篇报道更加丰满更加感人,让客观的报道不再呆板,僵硬而是温暖,动人。青年报6日刊发的《省会小姐妹呼吁》一文,同样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展现了两个普通女孩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强与乐观,这种正面的情感引导,不仅传递了正能量,也加深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共鸣。

  态度:立场鲜明的报道更有力量

  新闻报道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价值观念的传播。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报道的态度和立场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引领社会风气向好发展,反之则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矛盾。因此,新闻工作者在采编过程中,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报道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近期某市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为例,某晚报迅速反应,不仅及时报道了事件的真相,还深入剖析了事件背后的原因,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这种负责任的报道态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支持,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此外,在涉及重大政策解读、重要会议报道等方面,媒体更应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准确传达中央精神和政策意图,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党和国家的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社会共识。

  粘度:贴近生活的报道更具吸引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在海量的信息中,真正能够吸引并留住读者的往往是那些贴近生活、反映民声的报道。这类报道往往源于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际调查,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和案例,展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都市晨报》曾推出系列报道《寻找最美乡村》,通过对一个个美丽乡村的实地走访,挖掘出许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既展示了农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反映了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报道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再如,《健康时报》围绕“健康中国20xx”战略目标,策划了一系列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主题的报道,通过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形式,普及科学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此类报道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贴近生活的报道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总之,新闻报道不仅是对事实的记录,更是对人性的探索、对社会的思考。在追求客观公正的同时,新闻工作者还应注重报道的温度、态度和粘度,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新闻不止于客观——如何“度”量新闻》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24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