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编外人员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税务部门人员构成与编外人员管理问题探讨

  税务部门人员构成主体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或其他公职人员。但税务部门正常运转,需要食堂、司乘、物业等后勤保障,也需要涉税服务类的专业技术支撑。我们一般称呼这些临时性、辅助性岗位的“非正式”工作者为编外人员,也就是俗称的“临时工”。但从法理层面分析,行政部门的“临时工”同样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畴,也存在职务违法违纪的风险。尤其是近年来税务系统编外人员涉税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凸显了编外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为税务部门加强对编外人员的监督管理敲响了警钟。本文从xxx税务系统编外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工作现状入手,针对问题初步思考,并为下一步优化聘用人员监督管理模式提供相应的参考对策和措施。

  一、编外人员基本情况

  税务部门编外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由第三方专业劳务单位聘用派遣到税务部门临时性、辅助性岗位上工作,不占用税务部门正式编制(指行政、事业编制),在相关岗位上从事辅助性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文职人员和在后勤服务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截至目前,xxxx编外人员总量xx名,占全局职工的xx.x%,主要为劳务外包或劳务派遣公司安排的外招员工,分布在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司机、门卫、保安、炊事员、打字员、保洁员等一系列辅助性岗位上。总体上看,这些编外人员工作吃苦耐劳,服从聘用单位和服务单位的工作安排,为xxx税务系统的高效运转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可能影响所从事岗位工作质效的问题。如“非正式”的岗位带来人员的流动性,不利于工作的持续开展;家庭条件参差不齐,部分编外人员家庭收入不高或存在其他家庭困难等。这些问题都为行政机关对编外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无法很好解决,不仅影响到整个部门和队伍的和谐发展,甚至触及法律底线,出现贪污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

  二、编外人员用工现状分析

  (一)人员结构方面

  具体来看,当前xxx编外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技能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年龄结构来看,编外人员多集中在30岁至5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员家庭负担较重,生活压力大,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从学历水平来看,大多数编外人员的学历在大专以下,部分人员仅有高中或初中学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和业务能力提升。从技能素质来看,编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尤其是在涉税服务和技术支持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难以满足税务部门日益复杂的工作需求。

  (二)用工形式方面

  xxx税务部门编外人员的用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聘,二是通过劳务外包公司派遣。这两种用工形式各有优缺点。劳务派遣公司招聘的编外人员,通常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招聘、培训和日常管理,税务部门只需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管理相对简单。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务派遣公司对编外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不够严格,导致部分编外人员在工作中出现懈怠和违规行为。劳务外包公司派遣的编外人员,通常由劳务外包公司负责招聘和管理,税务部门只需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税务部门的管理负担,但也可能导致编外人员的归属感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工作表现方面

  总体来看,xxx编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表现较为积极,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但在某些关键岗位上,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质量和效率仍有待提高。例如,在办税服务厅,部分编外人员对税收政策和业务流程掌握不全面,导致在面对纳税人咨询时回答不准确或处理不当,影响了纳税人的满意度。在后勤服务岗位上,部分编外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对工作环境的维护和清洁不到位,影响了机关的整体形象。此外,由于编外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新老员工的交接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畅和工作衔接不力的问题,进一步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xxx税务部门对编外人员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不同岗位的编外人员管理标准不一,导致管理效果参差不齐;二是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对编外人员的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难以客观反映其工作表现;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编外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相对较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四是培训教育不足,编外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不够系统,缺乏针对性,难以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监督力度不够

  编外人员的监督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税务部门内部对编外人员的监督职责不明确,导致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外部监督渠道不畅通,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编外人员的监督力度不足,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其违法违规行为;三是监督手段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检查和考核方式,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难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

  编外人员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法律法规对编外人员的界定和管理缺乏明确规定,导致税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困难;二是编外人员的权益保护不充分,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其合法权益,容易引发劳动纠纷和社会矛盾;三是编外人员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对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四、优化编外人员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编外人员管理,xxx税务部门应建立健全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首先,制定编外人员管理办法,明确编外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确保管理有章可循。其次,建立编外人员信息档案,详细记录其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培训情况、考核结果等内容,为管理和监督提供依据。再次,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定期对编外人员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最后,健全激励机制,合理设置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对表现优秀的编外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教育培训

  为提升编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xxx税务部门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首先,开展岗前培训,对新招聘的编外人员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其次,组织在职培训,定期对编外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再次,开展法治教育,加强对编外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其法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预防职务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最后,建立培训档案,详细记录编外人员的培训情况,作为考核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监督管理

  为确保编外人员依法依规履职,xxx税务部门应强化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职责,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的监督网络。其次,畅通外部监督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编外人员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其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创新监督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编外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编外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最后,加大惩处力度,对编外人员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四)完善法律法规

  为保障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xxx税务部门应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首先,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编外人员的界定、招聘、管理、考核、奖惩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确保管理有法可依。其次,加强编外人员的权益保护,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及时化解劳动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再次,明确编外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最后,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编外人员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结语

  编外人员是税务部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税务部门的整体效能和服务质量。因此,xxx税务部门应高度重视编外人员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监督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编外人员队伍,为推动税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同时,编外人员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税务局编外人员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索》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2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