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选调生的闪光人生
黄桑坪乡的党委书记刘兴凡倒下了,倒在了尚未绽放花蕾的杭百菊上,倒在了未竟的事业上,倒在了妻子的无限哀思中,倒在了尚只有6岁的孩子睡梦中……倒下时,他年仅31岁。烫金的文凭再添光彩1994年,刘兴凡怀揣着一张湖南商学院烫金的文凭,幸运地被湖南省委组织部选中,作为选调生来到绥宁县联丰乡工作,他深知文凭是不变永恒的,但知识是无止境的。这些年来,无论是担任乡秘书,还是县委组织部调研组长、县团委书记,直至黄桑坪苗族乡党委书记,他都善于思索,从不放弃学习。他原来是学经济的,担任乡秘书时,他努力向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担任组织部调研组长后,他主动向县委办负责文字综合材料的同志学习;担任县团委书记,他主动向优秀团干请教;当乡党委书记时,他把办公室分成两半,一半作休息的地方,一半作学习室,办公室里到处摆满了书。他本有一张响当当的文凭,但他不满足于此,报名参加了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十年来,他先后涉猎了政治、经济、文学、管理等方面的书籍3000多册,作学习笔记50多万字,剪辑各类报刊资料百余万字,撰写各类文章80余篇,在《中组信息》、《当代党建》等报刊发表稿件50多篇。通过学习,提高了素质,开阔了视野,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工作中去。1994年,他在联丰乡联丰村大胆实行公开竞选、群众......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一位选调生的闪光人生》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黄桑坪乡的党委书记刘兴凡倒下了,倒在了尚未绽放花蕾的杭百菊上,倒在了未竟的事业上,倒在了妻子的无限哀思中,倒在了尚只有6岁的孩子睡梦中……倒下时,他年仅31岁。烫金的文凭再添光彩1994年,刘兴凡怀揣着一张湖南商学院烫金的文凭,幸运地被湖南省委组织部选中,作为选调生来到绥宁县联丰乡工作,他深知文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