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回乡种红薯
6年前,他是市职业中专的教师,众人羡慕;3年前,他是东北大学毕业的法学硕士,是穷窝儿里飞出的“金凤凰”;可如今,他却成了一个贫困村的村支书,领着村民大张旗鼓地种红薯。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南省濮阳县。这个法学硕士名叫张华,今年42岁。他为何要放弃大城市里令人羡慕的职业,回到家乡带领村民们种红薯?不相信有这么傻的人。
河南濮阳县这河寨村村头一个破旧的院子里,四五十根水桶粗的水泥柱子上,悬挂着一排排篮球大小的红薯粉包。红薯粉在院子里晾晒,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红薯味儿。院子的外边,是大片大片的红薯地。这里,就是法学硕士张华实施红薯致富计划的根据地。在濮阳县,这河寨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全村2500余人,3300多亩耕地。可偌大一个行政村,从1998年至20xx年的8年间,竟然没有村党支部,没有村委会,也没有村民小组,派性矛盾难以调和,村务管理一盘散沙。政府收公粮得派专门人员和公安;部队到县里征兵,点名不要这河寨村的人。村民们靠天吃饭,温饱可以解决,但遇上孩子上学、婚丧嫁娶、家人生病,就不得不东挪西借。
6年前,就在张华打好包裹,准备赴东北大学读研究生时,其母亲病情危急住进了濮阳市人民医院。淳朴善良的这河寨村村民没有袖手旁观,你5元、我10元地凑了20xx多元,让张......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法学硕士回乡种红薯》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6年前,他是市职业中专的教师,众人羡慕;3年前,他是东北大学毕业的法学硕士,是穷窝儿里飞出的“金凤凰”;可如今,他却成了一个贫困村的村支书,领着村民大张旗鼓地种红薯。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南省濮阳县。这个法学硕士名叫张华,今年42岁。他为何要放弃大城市里令人羡慕的职业,回到家乡带领村民们种红薯?不相信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