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化公司基层车间安全监督事迹——车间里的“婆婆嘴”
俗话说得好,平时有张“婆婆嘴”,胜过事后“妈妈心”。动力厂供热车间汽水换热站的刘师傅,关于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方面说得最多,带头干得更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笑着送给他一个称号——“婆婆嘴”。身材瘦小年近五旬的刘师傅,不仅不介意同事们这样称呼他,反而认为安全监护就是要常念叨、常检查、常提醒、常引导。
他在检修工作中经常担任现场监护,在这一岗位上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是出了名的。一到检修现场,他的“碎碎念”和大嗓门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检查票证、查找隐患、嘱咐施工单位人员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无论对方是谁,他都不会留情面,严格检查、认真批评。因此,他也得罪了不少人,被一些人称为“犟驴”。但刘师傅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界的非议所动摇。多年来,凡是他监护的现场,从未发生过任何违规现象,这使得大家逐渐开始理解和支持他的做法。
去年12月的一天,刘师傅在低温泵站监护时,发现一位车间领导没有按规定系好安全帽的帽带。他立即指出这一问题,却遭到对方的质疑:“我还没有进入生产区呀,为什么警告我?”刘师傅平静地回答:“进入大门就是进入安全防护区,作为车间领导,您到现场不按规定戴好安全帽,没有给大家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将如何开展后续的工作呢?”面对刘师傅的“训斥”,这位车间领导自知理亏,面红耳赤地在大门口立即将安全帽的带子系好。此时,刘师傅的“婆婆嘴”继续发挥着作用:“公司的安全工作会议您也参加了,您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起到表率作用,要求职工重视安全工作,自己首先就要做到。”他用不太流利的语言补充道:“单位为我们配备了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大家在工作中的安全,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要做好安全监护工作,我从不怕得罪人。”
关于“婆婆嘴”这个称号,刘师傅欣然接受。在他的影响下,大家已经养成了按照规范着装、使用防护用具的习惯,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变得更加井然有序。他的细心、耐心以及那看似严厉实则温暖的性格,赢得了众多同事的认可与尊重,许多同事因他的真诚与热心而与他成为了好朋友。
刘师傅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人责任和职业道德的故事,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和员工安全意识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各行各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生产已成为衡量企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如何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和每一位员工共同面临的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刘师傅这样的基层工作者,以其实际行动诠释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展现了普通劳动者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他们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线守护者,也是传播安全理念、营造安全文化的使者。通过他们的努力,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也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之一,就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像刘师傅这样的基层工作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这一伟大思想。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安全生产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将会不断更新和完善。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像刘师傅这样心系安全、勇于担当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向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致敬,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加入到安全生产的行列中来,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总之,刘师傅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要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积极学习了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只有当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时,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某石化公司基层车间安全监督事迹——车间里的“婆婆嘴”》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1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