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致富带头人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一人富了不算富 共同致富才幸福

  共产党员张丽华,是某镇某村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自1995年开始种植保护地蔬菜起,她就坚持立足市场谋发展,走科学种植之路。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从最初拥有2个土棚发展到现在的3个暖棚、6个冷棚,年收入达到6万元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女能手和引领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带头人。她荣获了全国妇联“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并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

  1995年,不甘于做传统农民的张丽华,在自家的责任田上建起了两个土棚,开始了保护地蔬菜的生产,成为了村里第一个从事大棚种菜的人。她白天在棚内忙碌,晚上则挑灯苦读,遇到疑难问题就去镇里请教技术员。即便是去市场卖菜时,她也留心观察,看到别人的菜品质比自己的好,就会细心询问并将了解到的情况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对于市场上各种蔬菜的行情,她记得清清楚楚,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让她深刻认识到,种菜不仅要选好品种,找准茬口,还要错季上市,这样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当时,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农户,一亩地的年收入大约为400元,而张丽华的两个土棚,仅8分地,却能一年收入4000至5000元。

  20xx年,某镇争取到了国家农业产业化项目和资金支持,在张丽华所在的村规划建立了设施蔬菜产业园区。然而,习惯了传统种植方式的农民对此持观望态度,担心承担风险,不敢轻易报名。面对这种情况,张丽华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第一个报了名。同时,她积极协助村党总支调整地块,动员群众建棚种菜。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全村只有8户农民报名。对于其他农户来说,大棚种菜是一项全新的尝试,而对于张丽华而言,则是轻车熟路。园区内的8个棚建好后,张丽华带领大家种植西红柿,从田间管理到市场销售,她都全程负责。她心中暗下决心:“大家都在看着,要想带头就必须打赢这场硬仗!”4个月后,第一茬西红柿开始上市,销售结束后一算账,每户收入达到了4000元。4个月的时间,半亩地就能收入4000元,这在全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还等什么?赶紧报名进去吧!”村民们纷纷说道。

  随着第一批大棚种菜的成功,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加入到了设施蔬菜种植的行列中来。张丽华没有满足于个人的成功,而是更加积极地帮助更多的乡亲们走上致富的道路。她经常组织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分享自己积累的经验,帮助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在她的带动下,村里的设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20xx年,张丽华被推选为村妇女主任,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深知,要想让全村的妇女都能过上好日子,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她开始着手建立妇女互助小组,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增强妇女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她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为妇女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在她的努力下,村里的妇女不仅在家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社会上展现出了新的风貌。

  20xx年,张丽华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这次学习使她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的理解。回到村里后,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科技促发展,以文化增内涵”的发展思路,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为了提高村民的科技素质,她邀请专家到村里开展科技讲座和技术指导;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她组织了各种文体活动,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

  20xx年,张丽华又有了新的目标——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她认为,依托村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增加村民收入,还能提升村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此,她多方奔走,协调各方资源,最终成功引进了一家旅游开发公司。在公司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设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0xx年,张丽华被评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荣誉,她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她说:“我是农民的女儿,我的根在农村,我的心也在农村。我会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的话语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力量和信心。

  如今,张丽华所在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丽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未来,她将继续带领村民们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共同书写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篇章。

某市致富带头人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1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