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商银行退休干部事迹材料:执着只为儿时梦

  从儿时起,张明就对中国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后来与成为一名戏剧演员擦肩而过,但对戏曲的热爱从未减退。每当有机会,他总是虚心求教;每逢聚会,必定献上一曲,久而久之,张明成为了圈内公认的“戏曲”达人。退休后的他,将享受戏曲、推广国粹作为了晚年的重要使命,为此他牵头成立了XX市京剧社,并出任社长,同时还担任了XX区京剧社秘书长及XX县京剧协会会长。面对这些荣誉,张明既感到自豪又充满期待,他表示,将在有生之年,实现儿时的梦想,为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明1962年出生于XX的一个小村庄,那时的生活条件较为简朴,文化娱乐活动十分有限,因此村里的土戏成为了孩子们最珍贵的精神食粮。村子里有一个土戏班,主要表演“四根弦”剧种,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演出一个月的大戏。张明是每场必看,甚至能够模仿演员们的唱腔和动作,渐渐地,他自己也能生动地演唱几段。14岁那年,他被村里一位资深的戏曲艺人相中,开始系统地学习戏曲,进步非常迅速。不久后,张明就在村里的舞台上亮相,曾成功演绎了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中的角色,赢得了十里八乡观众的一致好评。人们称赞他唱腔圆润、表演投入,特别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仿佛在诉说着故事,大家都认为他未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张明自己也是信心满满。

  然而,命运却给了张明一个不小的打击。17岁那年,由于缺乏对嗓音保护的知识,张明不慎导致嗓子受损,无法再继续专业的戏曲生涯,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挫折。但是,张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将兴趣转向了乐器的学习。中学时期,他自学了唢呐、二胡、京胡等多种民族乐器,高中时更是成为了学校宣传队的领军人物,成为校园里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1988年,张明转业至XX县工商银行工作,先后在计划部门和工会任职。在职期间,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个人魅力,张明年年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七次荣获XX县工行工会先进个人称号,两次获得XX省工行工会先进个人表彰。

  在银行工作的岁月里,张明不仅业务能力出众,还充分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为单位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职工才艺展示、文艺晚会等,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此外,他还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举办公益演出等形式,向更多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张明深知,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退休后,张明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更加积极地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他不仅自己勤练不辍,还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戏曲爱好者。张明认为,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关键在于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为此,他多次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述戏曲背后的故事,介绍传统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他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接触到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张明的带领下,XX市京剧社逐渐发展壮大,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的加入。社团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包括排练、演出、讲座等,为成员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为了提升社团的整体水平,张明还邀请了许多知名艺术家前来指导,使大家受益匪浅。在他的努力下,京剧社不仅在当地享有盛誉,还多次代表XX市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比赛,屡获佳绩,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在京剧社的辛勤付出外,张明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推动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明抓住这一机遇,多次随团出访,通过现场表演、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海外友人近距离感受中国戏曲的独特韵味。他坚信,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中国戏曲,才能真正实现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回顾过去,张明感慨万千。从儿时对戏曲的懵懂喜爱,到成年后因故未能实现的专业梦想,再到如今作为推广者的不懈努力,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张明表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不会轻言放弃,因为他深知,中国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未来,他将继续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为中国戏曲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某工商银行退休干部事迹材料:执着只为儿时梦》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1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