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建设美丽乡村“四色家园”经验交流
近年来,某民族乡某村在地区郊区运输局、地区供销办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打造“四色家园”为愿景,该村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貌焕然一新。通过打好基层组织牌,“红色”家园建设成效显著。某村以村党支部创建星级化评定为契机,调整并优化了村党支部的组织结构,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并细化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实施了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民事共调、难事共解的“六事共议”机制。在解决村民二轮土地纠纷问题时,该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村民之间的矛盾,赢得了村民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某村不断探索推行“联合党支部提议+支部成员认领服务项目+党组织跟踪督办+老党员、村民代表双向监督反馈”的公益性事务项目化管理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使包村单位、驻村工作队等力量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还实现了工作责任的明确划分,从“无责”向“有责”的转变。自年初以来,通过联合党支部的积极协调,2个包村单位与39户贫困户建立了精准帮扶关系,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得到了各族村民的一致好评。一位名叫张华的党员感慨道:“过去,村里开展活动、推进工作,我们普通党员往往不清楚具体情况,也不太理解。现在,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来,了解和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感觉村子的氛围越来越好了。”
与此同时,某村还致力于打好村容整治牌,努力构建“绿色”家园。工作队从改善村内环境入手,将村容环境卫生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村“两委”和工作队成员每周都会定期上街清扫主要道路,及时向村民普及美丽家园建设的相关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大家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然而,在初期,部分村民对此表示不解,甚至有人直言:“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没有沥青路、没有路灯,更别提垃圾桶了。你们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过不了多久又会变脏,何必费这个劲?”面对质疑,工作队和村“两委”并未退缩,而是坚持行动。自年初起,他们已组织开展了56次集中卫生整治活动,出动铲车、挖掘机16次,清理了156处卫生死角,42次清洁了背街小巷,拆除了160余处残墙断壁……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某村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显著提高。村里的老人们感叹道:“以前村里到处都是垃圾,现在连小孩子都知道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村子变得干净整洁多了。”年轻一代则表示:“看着村子一天天变美,我们心里也感到特别自豪。未来,我们愿意继续为保护家乡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某村还注重文化传承,积极打造“蓝色”家园。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深入挖掘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民族歌舞表演、手工艺品展示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大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村里的孩子们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某村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努力构建“金色”家园。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和企业,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村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增收项目。同时,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据统计,自项目实施以来,某村已有超过100户农户参与到特色产业发展中,人均收入显著增加。村民们普遍反映:“现在村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日子越过越红火。”
某村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下一步,某村将继续深化“四色家园”建设,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将某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典范。
《某县建设美丽乡村“四色家园”经验交流》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1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