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教研活动要质量

  向教研活动要质量!”这是教育界探讨已久的话题,也是多年来不断呼吁的口号。为何今日仍需郑重其事地再次提及?原因在于,尽管近年来各学校的教研质量有所提升,但总体来看,这仍是一片有待深耕的“中低产田”,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旦我们能够全力以赴地改良这片土壤,积极构建和落实校本教研机制,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必将迈上新的高度。

  学校事务纷繁复杂,若将所有工作比喻为一场宏大的戏剧,那么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或许只是其中的一段“小曲”。然而,“小曲虽简,开口不易”,要让每位教师都能全情投入,不仅唱出声音,更要唱出情感,绝非易事。某实验中学的管理层与教职员工看到了这段“小曲”的价值所在,经过长期的努力,最终谱写了一篇壮丽的“大文章”。他们开展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一个“重点”——即聚焦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教研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于教学实践,唯有如此,它才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不同教师在授课时面临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比如如何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有效攻克难点、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师生互动模式以及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等。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各异,对于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和处理方式。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探讨的平台。通过集体讨论,教师们可以相互借鉴优点,弥补自身不足,共同探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确立两个“中心”——即每次教研活动均设定一名中心发言人和一个中心议题。依据学期初全体成员协商确定的教研计划,该校规定每周四下午为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每次活动结束后,会提前安排下一次会议的主题及主讲人。每位教师都会针对指定的主题搜集资料、构思方案,并进行深入研究。到了周四下午的正式会议,首先由中心发言人进行约一个小时的陈述,随后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分享个人见解。这种形式不仅保证了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还激发了大家的思考热情,促进了学术氛围的形成。

  再次,构建三大“体系”——即构建教师培训体系、课题研究体系和成果推广体系。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定期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外出考察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拓宽视野;同时,支持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科研能力;此外,学校还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与传播,通过校刊、网站等多种渠道展示优秀案例,促进资源共享,扩大影响力。

  最后,营造四大“环境”——即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学校倡导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文化理念,为教师提供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确保评价公正透明,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加强团队建设,增进同事间的情感联系,营造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完善后勤保障措施,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从教、乐于奉献。

  总之,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该实验中学不仅显著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做法激发了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有力地支撑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向教研活动要质量”的理念,不断深化校本教研改革,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向教研活动要质量》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10660.html